一、引言
从 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生产目的和消费需求的多层多类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跟进,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土壤和历史机遇。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和质量需求、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自 1999 年开始,高等教育较快速地展开了扩招,同时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应时而生。截止 2012 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 325所、独立学院 303 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含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到 2020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0%”的目标,高等教育还要新增 650 万以上的学生,新增规模的主体要由新建本科院校以及今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承担。由于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纲要》提出的毛入学率 40%只是一个最低标准,多数省市都会超出这个比率。北京、上海、天津毛入学率 2005 年已经超过50%,达到普及化标准了,有一批省份在 2015 年毛入学率也会超过或达到 50%。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序幕已经拉开了。普及化的到来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也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主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分布范围广,从中心城市到少数县级城市,其中 60%以上在地市级城市。生源大部分来自地方,管理上以省市为主,有一部分为民办新建本科院校。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四大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很多不同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数据看,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整体上毕业生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指标比老本科院校好,少数新建本科院校比较好。这整体上说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能办出特色,没有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应有的质量水平或特色指向。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还不成熟,类型不明显,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到实践还有较大距离。尽管个别学校比较成功,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整体上还未成为一个类型,尚不成型。
因而,《纲要》第 22 条、第 31 条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这是方向性指引,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开阔了视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改革发展的动力。
由于老本科院校(1999 年前的)也在倡导应用教育,也有相当部分称为应用型或研究应用并存型。笔者为便于区分,称“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认为所谓“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不为办学时间较短这一客观存在所困,在完成使命、实践高等教育分类化、多样化上,要敢于轻装上阵,解放思想,充分体现创新性,即敢于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定位、新模式、新方法等,开创性地建设一类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此,根据笔者的经历和学习实践,以下 14 个方面可以作为这类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中,现阶段重点突出创新、率先突破创新的问题指向,也可以称为这类学校的 14 个主要特征。
二、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 14 个基本问题
1.服务面向的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特征
服务面向是指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新建本科院校一般由专科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来,大多数位于地市级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这些学校其所生、所在、所长与地方或行业的客观紧密性,如何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立足地方(行业)、融入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共享地方(行业),成为推动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与责任,是其自身的价值取向。这一地方性(行业性)服务价值取向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立足之根、存在之基,是指引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办学思路的前提。如何做到与地方(行业)相融、相长、相促、相亲,形成共生共存的互利双赢的办学态势,是摆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前的新课题。而其定位上对服务域和功能域的准确把握是这类学校的两个根本面向。学校的办学方向必须鲜明地体现出来,这是为谁办的问题。
2.人才培养定位的职业适应性和规格多样性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首先要彰显职业的适应性。职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特征,这些素质特征可以是某种技术、某种技能,也可以是创新能力,或者是复合应用能力等。培养具有职业适应性的人才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指向。注重提高学生面向社会的适应性,一般应按照“社会需要、市场(就业)导向、德育为先、能力本位全面发展”来引导人才定位,以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指向上更加具体。总体上人才培养定位是以专业能力甚至是职业能力的综合要求为指向。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体现出规格多样性。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一专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既需要技能型、技术型,也需要创新型,还需要复合型,等等;二是专业的多样性,这主要体现在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三是由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服务模式的多样性。多样性、多规格也是我国《纲要》的一个新的方向性指引。
3.专业导向性与专业设置的适切性和开放灵活性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学科建设上应坚持专业导向性。应以专业建设为根本,以应用型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积极探索以专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级体系,这是这类学校面临专业学科建设如何找到自身的功能服务域、创出自己特色平台的新问题,也是真正实现“教学是根本中心”的第一要求。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注重依据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学科布局。在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快速发展转型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学校专业需要及时做出响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发展输送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因此,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具有适切性特征,所设专业要快速适应所在服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办、所设专业与服务面向结合度高、融合度高、认可度高。同时,专业设置要体现开放性,开放办专业就要敢于创新,只要是社会需要的、行业需要的,就要创新性的开办新专业;专业设置还要体现灵活性,要充分调查研究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多样地开办复合型专业,专业可以灵活组合,也可以重新整合。所谓“新办”,即办新专业,合办、整合办出新的专业,培养急需的新兴产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学科发展上,应以专业学科一体化发展为策略,按照地方性(行业)专业学科、新兴产业所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学科、一般性专业学科的不同情况,根据自己的校情,合理规划布局,将前两类专业学科作为学校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选择。这是学校的最佳选择、最好途径,持续坚持发展实践会是捷径。
4.教师队伍的双能(素、师)型结构及多元化构成特征
教师队伍的双能(素、师)型结构通常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具备职业师资格,这是一个狭义的教师队伍双师型结构理解。高校中的教师构成是多样的,有的属于学术型、有的属于技能型、有的属于应用型,还有技术型,等等。因此,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是双师型的教师,既当运动员又当教练员。一般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可以有这样的要求;对团队中的其他教师更多的是强调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不要求每个人是全才,而是个人以各自的特长在专业团队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师队伍的双能(素、师)型多元化构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构成多样化。教师中有学术型的、有技能型的、有应用型的,对个体可以是双师型的,也可以是单一型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但是队伍的整体构成是多元化的,职称上有相当一部分的职业资格比例。二是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结构的多元化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而且又能达到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多元化特征,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相匹配的教师保障。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要依托专业建设,依托专业教学团队,发挥团队合力。教学团队建设是基础,要真正建立起很好地支撑高素质、强能力专门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并形成一套教师评聘运行机制,对这类学校来说任务艰巨。
5.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核心性特征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习评价都应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对一个专业来讲,四年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在这个体系中有基础性的、有专业性的、有拓展性的,等等。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的核心性特征,要以社会需要、职业需要为核心,积极探索以能力为主线、实践体系为主、理论为其服务的新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这个核心来构建、取舍、优化、整合。专业建设上,不管定位何种人才,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技能型、创新型、职业型,服务型等等,都应深刻厘清、理顺。目标上要明确核心专业能力是什么,核心能力怎么定,核心课程怎么建,核心实践平台怎么支撑,教学团队及专业带头人怎么选聘,以及如何评判等问题。对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有明确重点,不能太泛化。这是培养“职业化”大学生和使大学生“职业师化”的核心问题。
据麦可思分析数据可知,不同专业目标定位所要求的核心知识是不同的,核心能力是不同的,这是根据学生毕业后岗位工作的相关性、时效性关联程度调查而来的。因此,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计要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课程内容,构架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敢于打破传统“三段式”、“两条线”框架,实践三段相融合(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与拓展相融合)、两线融一线(理论体系线和实践体系线融一线),探索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使之统一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来,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充分体现出职业能力的核心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从而真正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办好新型应用型本科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6.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教育必然性特征
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外界(含校内之间)的全方位、全职能、全过程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教育特征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纲要》提出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概念以及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合作与共享的要求,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均体现了国家对合作教育的倡导。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更要走合作教育之路,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依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其他子系统各方利益需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通过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互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融合、相近目标的契合、矛盾目标的转化。高校与业界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培养模式,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尽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教育机制是这类学校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发展的关键之路,是一条科学合理并被实践证明了的捷径。
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必然会带来教学管理理念及方式、方法的变化,其中心是学籍(学历)、学分和学位制度的深刻或根本变化。如:完全学分制的实行,学位的特征多样化指向、校本化等。
7.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征
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二是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项目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工学结合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建立结构科学、目的明确、管理规范的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注重采用多种途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实验实习设备水平,形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开展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四是需要持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确保实践教学经费满足人才培养要求;五是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指导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指导实践教学,通过合作培养,聘请业界专家指导实习实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是教学鲜活起来的根本方式,是真正能力为本教育的知行统一,开展体验性、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等教育教学是调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有效方法。这是彰显实践出真知、尊重能力本位和人才多样化的应用型教学观的重要方面。
实践性教学要做到五个结合,即:“学用结合”——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学做结合”——学习和做事相结合,“学改结合”——学习和改革相结合,“学设结合”——学习和设计相结合,“学创结合”——学习和创新相结合。“做中学”、“动中学”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能力训练的本位性。探索三段(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与拓展)融通和两线(理论体系线和实践体系线)融合、能力贯穿始终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法,并借力社会合作教育,对提升这类学校的实践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8.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为生服务性特征
在高校的管理中长期存在着学校是管理者而学生是被管理对象的现象。这种管理方式虽然有合理性也符合管理的基本原则,但是育人者和学生之间成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主动”与“被动、服从”的关系,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进入 WTO 后高等教育被归为服务行业。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育人者要转变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学的心态。育人者不是“官”,而是领路人,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领学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供服务,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服务,为帮助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服务,为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提供服务,为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提供服务,等等。所谓“育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今后的发展为本,要充分关注育人过程中学生对育人环节、育人方法、内容等方面的满意度,这样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和满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探索将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第一追求的管理文化、校园文化和管理办法,并贯彻于育人全过程、全方位,是这类学校的第一价值取向,也是这类学校生存的客观要求。
同时,学校生存发展、办学环境、社会资源等均与校友、学生有极大关系。服务好学生,培养好学生,联结好学生,这也是母校的天职,生存之前提。
9.科技(研)工作的应用服务性特征
科技(研)工作是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其自身与地方经济、产业(行业)有着天然联系的突出优势,加之自身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其科技工作定位应以科技应用服务为主要价值取向,以发展紧密结合所服务面向的产业(行业)需求为中心,以发展应用型学科为支撑,以建设不同功能、不同利益关系和不同应用服务功能指向的科技平台为抓手,采取自我为主,以点带面,借力发展、合作发展和协同发展等不同的组织方式,深入和扎根地方行业需要实际,将应用学科融入地方。以应用创新、消化创新、组合创新为主体,以科技作为为主要目标,强调发明专利、实用专利的创造和有效转化率,并能尽快地融入教学中。要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建设(其中,发展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合作平台是其有效路径和方略)和专业学位建设,探索以科技应用的实效性与专业学位建设的突破两个彰显点,形成自我科技(研)工作服务特色,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不求全面有为,但求为地方有所作为,是新型应用型本科学校立足当地的当务之急。
要深刻理解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需求的主体在业界。专业学科建设融进业界,与业界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是“立地”,同时也是“顶天”的需要。创新科技发展机制是这类学校有所作为的一个有利空间,现阶段我国转型升级、创新型国家建设等也为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大胆实践科技工作、形成特色跨越突破的机遇。
10.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类学校不同于传统高校,有着自身的发展特色,在建设和发展中绝不能照抄照搬传统高校的模式,要创新性建设应用型本科,不要同质化。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从目前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看,学校有国家投资建设的,也有省、市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还有民办、股份制的形式投资建设的,其所在地域也有很大差异。多样性的建设背景和存在背景使得这类学校的组织结构有多样的形态,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管理模式,要充分体现地方的经济、文化、人文特色,从而可能呈现现代大学制度引导下的不同发展模式。这使得这批高校组织管理、治理结构形态多样,是高校管理、发展上要探索的新生事物,探索其发展模式本身具有创新性。由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特征,学校目标也呈现更具体的多样性,如定位为创业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就业型大学、技术应用型大学,等等。进而,学校具体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目标所引,就更加表现为创新、新建的建设指向,由于有不少方面属于开创性的,原来高等教育也没有实践过,就有可能创新性、跨越性发展,并有后发优势
11.就业创业教育的体系化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以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其人才培养是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管从学校的出身、目的、目标、使命、生存以及特色发展,还是从我国高等教育新阶段的客观现实来看,新建本科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度相融合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其生存发展之基。因而,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科学系统地将就业教育服务形成体系非常必要;其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参与者,新兴产业的积极发展者、地方文化产业的主体推动者,都需要学校培养一大批紧密结合地方的创业型人才。这类学校生源家庭相对比较一般,培养肯干、实干、能干、敢干的人才,将就业和创业相融合,对学生、学校的生存非常必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仅是地方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创业人才的主体,要勇于培养为地方做“小事”的人,做“立地”事的人,做“实体”经济的人,做不断继承、创新、开发地方文化之人。这就需要学校将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化设计,成为其新的特色点。主要包括开设创业课程,提供创业训练,制定创业政策,形成创业文化等方面,系统地从指导教师、政策、制度、经费、文化上支撑创业教育。因而,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系统化探索成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面向之一。
12.学校管理绩效性特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本身基础相对较弱,目前投入也相对较少,学校财政中学费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等原因,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并向普及化发展(实际上一些地区已经进入普及化),高校服务竞争必然更趋明显。因而,转变观念,树立经营大学的理念是必然选择。这类学校必须深刻体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科学办学和经营好学校,实现大学功能的成功与投入上的效益性,需要对人才培养、科技贡献、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整体或单项功能投入产出充分关注。从而促使学校高效实现其定位目标,成为对投入方、交费方、捐助方等负责的社会存在。因而,开展不同形式、面向公众的绩效评价和年度质量报告是当然的要求。如何将评价用投入资源、占有资源以及产出的单位量化,是要探索的有意义之新课题。
在此效益不是以利润为目的,而是将经费更加精细化使用,有效地用于教学科研和社会贡献,全面开展合作资源建设;同时,在管理环节上强调高效,由于知识存在时效性,教学环节上突出强调对学生成才成人的作用和对实现人才目标的实效作用。因此,有全面加强教学办学绩效评价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对这类本科学校,探索建设一种具有经营理念、绩效评价并以服务教学科研为根本目的的新的管理方法,对其生存发展十分必要,也是促进学校合作发展、走合作办学之路的有效手段。
13.地方(行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特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普及化的到来,学校布局结构的不断优化,新建本科院校不仅承担着地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而且由于其所生、所在、所长,其必然成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主要阵地。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多样性、地域性、特色性文化不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发展地方性学科专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类学科专业,并发展与新兴产业对应的新兴学科专业将成为学校跨越发展和提升的捷径。不仅学科专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地方(行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将地方文化融入其中,使其校园文化具有双重特征,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结合更容易使学校成为地方的一个亮丽“名片”。与地方的深度融合是地方大学的天然优势,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阵地的天然保障,建设好这类学科专业和教学科研产业化基地将成为学校的主要特色之一。
14.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社会化特征
以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要以校内为主,通过考试、实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环节进行评价。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校内外相结合,在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要以社会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关注用人单位和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对学校的评价。
校内评价要在传统考评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多样的形式,关注在校期间给予学生什么,学生建立了什么样的信心、自信以及学生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方法和健全的人格等;社会评价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就业率是指已就业人数与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之比;就业质量主要通过毕业生的薪资、专业对口率和离职率、创业情况和社会综合评价等方面体现。薪资包括薪资水平和薪资差别,专业对口率是指有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有关的毕业生数与有全职工作的毕业生数之比,离职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一定时间内有过离职经历的比率。良好的就业质量要求就业面向要符合学校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高,就业岗位适应性强,有良好的发展机会。
这类学校要探索如何通过自己的办学实践,形成自己的一套质量保障机制,并建立办学质量对社会公布制度,按照专业对社会公布招生就业情况、就业质量。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专业学科建设,淘汰旧促出新,对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稳步提高意义重大,也会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作出贡献。对科技贡献、社会服务贡献、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贡献也应面向社会公众来评判。学校要在自己的办学使命、培养目标、贡献指标、办学特色、服务功能上获得社会、学生及家长的高度广泛认可。
三、总结
高等教育的职能总体上有其共同性,但不同学校在职能时空维度和地域、功能类、功能级上是有区分的。本文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学校数量还会增加)应以这 14 个基本问题为主要发展点,可以全面创新发展,也可以就某一个面向或几个面向办出自己的特色水平。这需要学校的顶层设计目标明确,大胆改革又要稳步实施,要坚持一个较长时期,才可能出成效。特别是我国基本现代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即将到来,发达的省份短期内就能实现。在学术(学科)学位体系、专业学位体系以及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三个体系中,在一定发展阶段如何找到自己准确的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对新建本科院校至关重要。同样,普及化高等教育人才观除理解《纲要》第 31 条精神外,还应清晰人才和一个人才之不同,真正树立专门人才要真有专长,个体人才之间相互支持,合作工作,合作创业,形成人才整体。所谓学校不求全,求特色;个体人才不求全,求专能和合作能力。培养具有高度合作精神的专门人才应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观的一个亮点。
以上观点尽管只是对新建本科院校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而言,但并不都是这类学校的专利。只是这类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生存发展空间、资源、目标使命的客观使然。从上述 14 个方面入手更加有利发展,有利形成后发优势,成为新型的、有创新特征的大学,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基本现代化的主要“方面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类新特征指向的高等学校。
这 14 个基本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在发展上应允许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先行在一个或几个方向创新发展,不求全责备。这样对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在自己的目标、任务上有其高水平,形成自按其所、各有其长、各有特色的高校结构十分重要。
(陈小虎 金陵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